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房改办公室、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印发《北京市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交财政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22 20:17:3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5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房改办公室、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印发《北京市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交财政暂行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等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房改办公室、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印发《北京市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交财政暂行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市房改办 市房屋、土地管理局

市属各委、办、局(总公司、集团),各区(县)财政局、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房屋土地管理局:
根据财政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建设部(94)财综字第127号《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交财政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交财政暂行办法
一、为了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住房出售收入,加强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的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建设部(94)财综字第127号《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交财政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二、国有住房出售收入是指国有住房产权单位向职工(居民)出售国有住房回收的资金,具体包括:
(一)市、区(县)房地产管理局直管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二)行政事业单位自管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三)企业自管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四)其他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三、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按下列比例上交财政:
(一)市、区(县)房地产管理局,直管国有住房出售收入85%上交财政。对于安装电梯的高层住宅的出售收入,按80%上交财政。
(二)行政机关和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自管国有住房出售收入,85%上交财政。对于安装电梯的高层住宅的出售收入,按80%上交财政。
(三)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自管国有住房出售收入,60%上交财政。
(四)实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自管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10%上交财政。
(五)企业自管国有现住房出售收入,10%上交财政。
(六)其他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在未做出新的规定之前,按上述不同类型单位上交比例上交财政。
(七)符合市政府规定解困条件的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比例超过3%的单位,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给予免征。
四、上交财政的国有住房出售收入,按住房产权单位的隶属关系和财政体制,分别全额纳入市、区(县)政府住房基金,专项用于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
上交财政部门售房收入的单位,在本单位住房基金不足时,可向财政部门申请一次或分次返还其所交收入。
五、留归单位的国有住房出售收入,全额纳入单位住房基金,用于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不得挪作他用。
六、市、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直管公房出售收入上交财政后的余额部分,不得计入本单位住房基金,应专项用于直管公房的改造、维修、管理支出,任何部门不得挪用。
七、上交财政的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由市、区(县)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具体征收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八、各级房改、建设、房产、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等单位应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
九、1994年12月31日以前已出售国有住房取得的收入,各单位都要认真进行清理,并按隶属关系向财政、房改部门提交具体使用情况的报告。应上交财政的售房收入已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由财政部门补办拨款手续,未使用的部分,留给售房单位;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
全部转入单位住房基金;市、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按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管理使用。对挪作他用的售房收入要全部追回上缴财政,并视情节,按财政部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十、本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十一、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995年7月14日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工业部专利有关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电力部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工业部专利有关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993年11月26日,电力工业部

为了加强电力工业部专利管理,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促进电力科学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国专利局《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部制定了《电力工业部专利管理办法(市)》和《电力工业部处理专利纠纷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1:电力工业部专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工业部专利管理工作,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促进电力科学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中国专利局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电力工业部专利管理工作由科技司归口负责,并设立专利管理处。专利管理处具有如下专利管理和专利执法的双重职能:
1.宣传普及专利知识,组织培训专利工作人员;
2.起草电力工业部专利工作的规划、计划及有关专利工作管理办法;
3.组织协调部系统的专利工作;组织建立和管理部系统的专利工作网、站,管理部属专利事务所;
4.管理部系统的许可证贸易和技术进出口中有关专利的工作;
5.提出部重大专利技术的实施意见;
6.调处部系统的专利纠纷;
7.完成中国专利局要求的有关业务工作。
第三条 各级科技管理机构要做好以下专利管理工作:
1.组织本部门或本单位的专利宣传;
2.制定本部门或本单位的专利工作规划和计划;
3.组织协调本部门或本单位的专利工作;
4.组织协调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许可证贸易和技术进出口中有关专利的工作;
5.协助上级科技管理机构调处本部门或本单位的专利纠纷;
6.完成上级科技管理机构布置的有关专利工作任务。
第四条 各电管局、直属省(自治区)电力局、各直属高校、科研单位、水规院、电规院、电力机械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武警水电指挥部及部归口管理单位的科技管理机构每年一月份向部科技司报送上年度专利工作情况和本年度专利工作计划,并将上年度本部门或本单位的专利申请、授权和实施情况明细登记后(格式见附表1、2、3)上报备案。
第五条 根据工作需要可按地区成立电力专利工作网、站,作为各地区电力系统专利咨询服务和专利信息交流中心,各网、站业务由相应挂靠单位科技管理机构负责,同时接受部科技司的指导。
第六条 部设立若干专利事务所,专利事务所的主要职责是承担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专利代理、专利技术转让、专利咨询服务、专利文献服务,也可承担社会的专利服务工作。
第七条 专利事务所每年一月份向部科技司报送上年度专利工作情况和本年度专利工作计划。专利事务所代理申请的专利,其发明人或设计人属部系统或其发明内容可直接为电力系统服务的,专利事务所应将该申请文件中的“请求书”副本报部科技司备案。
第八条 各单位应支持职工的发明创造,对具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职务发明创造应及时组织申请专利。个人所作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单位应予以鼓励和支持。
第九条 申请专利可由申请人委托部属专利事务所或所在地专利事务所办理,也可由申请人直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
第十条 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的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时,应按行政隶属关系经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审核后,申请保密专利。
第十一条 在国内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需要向国外申请专利的,首先要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再报部科技司审查后,由申请人委托涉外代理机构办理。
第十二条 各单位向国外转让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必须经部科技司批准。在国内转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按行政隶属关系由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的科技管理机构批准,同时报部科技司备案。
第十三条 对申请专利的职务发明创造,本单位应积极组织实施,或许可他人实施,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对非职务发明创造,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人实施有困难的,经协商,所在单位有条件的要协助实施。单位协助个人实施专利,单位可从取得的经济效益中提取一定的费用。
第十四条 各电管局、直属省(自治区)电力局、各直属高校,科研单位、水规院、电规院、电力机械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武警水电指挥部和部归口管理单位,应将其本部门或本单位与被许可方签订的实施专利许可合同副本,在合同生效后三个月内报科技司备案。
第十五条 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其所在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其它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报酬。
第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由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2:电力工业部处理专利纠纷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调解和处理(以下简称调处)电力工业部专利纠纷,保护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国专利局《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办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部科技司专利管理处(以下简称专利管理处)是调处部系统内专利纠纷的职能部门。
第三条 专利管理处调处专利纠纷,必须认真调查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着重调解,经调解无效的,应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四条 调处专利纠纷时,由专利管理处人员组成调处小组承办,也可由专利管理处指定或商请系统内有关单位或人员组成调处小组承办,复杂的案件还可聘请有关技术专家和其他人员协办。
第五条 专利纠纷调处的承办人员,聘请的技术专家及参加调处的其他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自行回避,当事人(请求人和被请求人均称当事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专利纠纷当事人的近亲属;
2.与本专利纠纷有利害关系;
3.与本专利纠纷当事人有可能影响本专利纠纷的公正处理的其它关系。
专利管理处负责人办案时的回避,由专利管理处人员集体决定,其他办案人员的回避,由专利管理处负责人决定。回避决定,应由专利管理处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通知当事人或办案人。
第六条 专利管理处调处下列专利纠纷:
1.专利侵仅纠纷;
2.有关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即临时保护期)实施发明创造的费用纠纷;
3.专利申请权纠纷;
4.专利权属纠纷;
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纠纷;
6.转让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合同的纠纷;
7.是否属于职务发明的纠纷;
8.职务发明奖酬纠纷;
9.发明人或设计人署名的纠纷;
10.其它依法可以由专利管理处调处的专利纠纷。
第七条 部系统内的专利纠纷也可依法请求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人民政府设立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
经上述专利管理机关受理的专利纠纷调处请求、专利管理处不再受理。如果发现请求人隐瞒事实,造成专利管理处重复受理的,无论是否作出调处决定,均视为该请求自始即不存在,但调处过程中已发生的费用由请求人承担。
第八条 被请求人是部系统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其专利纠纷由行为发生地或被请求人所在地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
第九条 调处专利纠纷的请求时效为:
1.属于侵权纠纷的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2.属于专利申请权纠纷的时效为二年,自专利申请公布之日起计算;
3.属于专利权属纠纷及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纠纷的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4.属于第六条第五款和第六款规定的纠纷的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5.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署名纠纷的时效为二年,自该专利申请公布之日起计算;
6.属于职务发明奖酬纠纷的时效为二年,自发明人、设计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该得知之日起计算;
7.属于其它专利纠纷的时效参照上面款项一般不超过二年;
8.请求调处的专利纠纷超过时效期限,但有正当理由并有确凿证据的,专利管理处可酌情受理。
第十条 请求调处专利纠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请求人必须是与专利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
2.有明确的被请求人,有具体的请求事项和事实依据;
3.符合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九条的规定;
4.纠纷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未向人民法院起诉,也未曾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过调处。
第十一条 请求专利管理处调处专利纠纷,应递交专利纠纷调处请求书(以下简称请求书)。请求书提交正本一份,副本份数按被请求人人数提供。请求书中应写明:请求人名称或姓名、地址(含邮政编码,以下同),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的姓名、职务、地址;被请求人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的姓名、职务、地址;请求事项、理由及事实依据;请求人所有的或持有的专利权的证明文件以及其它能够证明请求人有权提出请求的文件;其它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地址。
第十二条 专利管理处在收到请求书后,应在十日内作出是否立案受理的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请求人。对于受理的,应视案件复杂程度通知请求人预交相应数额的案件处理费;对于不受理的,要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请求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后,应在一个月内预交案件处理费,逾期不交的,视为自动撤回请求。
第十四条 专利管理处收到案件处理费后,十五日之内将请求书副本发送给被请求人。被请求人收到请求书副本后(寄发之日起十五日视为收到),应在一个月内(以邮戳为准)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被请求人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专利管理处作出调处决定。
第十五条 专利纠纷调处承办人员在调处专利纠纷时,应认真审阅当事人提交的请求书、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材料,需要时可进行调查核实。在调查核实证据材料时,可以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原始凭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积极配合,如实地提供材料,协助进行调查,需要时应出具证明。
对于应当保密的证据,专利管理处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六条 专利纠纷调处承办人员如果办案不公正或当事人、证人提供与事实不符的伪证,一经发现,将追究其责任。
第十七条 专利管理处调处专利纠纷时如需当事人到达协调地点,应向当事人寄发书面通知。当事人收到通知后(寄发之日起十五日视为收到)无正当理由拒不到达时:属于请求人的,按其自动撤回请求处理,调处过程中已发生的案件处理费由请求人承担;属于被请求人的,按其缺席处理。
第十八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中应写明: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姓名、职务、地址;专利纠纷的主要事实和应承担的责任;协议内容和案件处理费的承担。调解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调解小组人员签章,经专利管理处核准并加盖“电力工业部专利纠纷调处专用章”后生效。
第十九条 调解不成的,应作出处理决定,并制作处理决定书,处理决定书中应写明: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姓名、职务、地址,请求事项,理由及事实依据;处理所依据的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决定;不服处理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处理决定书由调处小组人员签章,经专利管理处送部科技司核准并加盖“电力工业部专利纠纷调处专用章”后生效。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专利管理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该处理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该处理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该处理决定的,有关单位或个人及专利管理处可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需要进行著录事项变更的,有关单位或个人可凭生效的调解协议书或处理决定书及有关证明文件到中国专利局进行著录事项变更。
第二十二条 专利管理处在调处专利纠纷中,发现需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的,应提请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对独犯刑律的,应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请求专利管理处调处专利纠纷应交纳案件处理费,用于支付在纠纷调处过程中发生的鉴定费、测试费、差旅费及证人误工补贴费等,均依据有关规定,按实际开支收取。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1
专利申请及实施情况表
------------------------------------------------------------------
项目名称 |
------------------------------------------------------------------
申请号 | | 申请日|
------------------------------------------------------------------
申请人 |
------------------------------------------------------------------
发明或设计人|
------------------------------------------------------------------
公开专利公报| | 申请 | | 公开|
总卷号 | | 公开号| | 日期|
------------------------------------------------------------------
专利代理机构|
------------------------------------------------------------------
简要
------------------------------------------------------------------
实施单位 |
------------------------------------------------------------------
许可金额(万元)| | 实施时间| 年 月
------------------------------------------------------------------
许可种类 |
------------------------------------------------------------------
实| 本 |新增产值(万元)
| |--------------------------------------------------
施| 年 |其中新增利税(万元)
| |--------------------------------------------------
效| 度 |其中创收外汇(万美元)
| |
益|--------------------------------------------------------------
| 累 |新增产值(万元)
| |--------------------------------------------------
| 计 |其中新增利税(万元)
| |--------------------------------------------------
| |其中创收外汇(万美元)
------------------------------------------------------------------
填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表2
专利授权及实施情况表
------------------------------------------------------------------
项目名称 |
------------------------------------------------------------------
专利权人 |
------------------------------------------------------------------
专利号 | | 授权公告号| |专利证书号|
------------------------------------------------------------------
授权专利公报 | |授权日| |实施| 年 月
总卷号 | | | |时间|
------------------------------------------------------------------
实施单位 |
------------------------------------------------------------------
许可种类 |
------------------------------------------------------------------
许可金额(万元)|
------------------------------------------------------------------
实| 本 |新增产值(万元)
| |
施| 年 |其中新增利税(万元)
| |
效| 度 |其中创收外汇(万美元)
|--------------------------------------------------------------
益| |
| 累 | 新增产值(万元)
| |
| 计 | 其中新增利税(万元)
| |
| | 其中创收外汇(万美元)
------------------------------------------------------------------
填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表3
涉外专利情况表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专利权人
----------------------------------------------------------------
向国外申请的国家
------------------------------------------------------------------
向国外申请的申请日
------------------------------------------------------------------
优先权日
------------------------------------------------------------------
国外授权日
------------------------------------------------------------------
许可国家
------------------------------------------------------------------
许可种类
--------------------------------------------------------------------
许可金额(万美元)
--------------------------------------------------------------------
填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江门市人事局关于《江门市直机关雇员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江门市人事局


江门市人事局关于《江门市直机关雇员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

江人发〔2008〕217号



市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江门市直机关雇员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为做好有关组织实施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雇员员额核定

为规范雇员管理,节约行政成本,雇员使用必须在核定的雇员员额内配备。雇员员额按以下原则核定:一是辅助公共管理迫切需要原则;二是精简、效能原则;三是按照编制比例核定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

雇员员额核定标准由市编办、市人事局(或政府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下文同)另行制定。

申请核定和使用雇员员额的审批程序如下:

(一)申请核定雇员员额

用人单位申请核定高级雇员员额的,须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用人单位专题书面请示,经市编办和市人事局审核后报市编委审批。申请高级雇员员额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工作任务要求清晰,专业性强,评价标准客观,操作性强;二是在市直机关内找不到能力相近的人员;三是可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并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或可减少重大经济损失。

申请核定普通雇员员额的,由用人单位专题书面申请,在核定比例标准范围内的由市编办和市人事局审批;超过核定比例标准范围的,经市编办和市人事局审核后,报市编委审批。申请的内容应包括本部门所需雇员岗位情况、拟配备雇员员额、要求配备雇员的理由等。

(二)申请使用核定的雇员员额,由用人单位向市编办提交《江门市直机关雇员员额使用申请表》(可在市人事局网站下载),经批准后,由市编办出具《江门市直机关雇员员额使用卡》,用人单位凭《江门市直机关雇员员额使用卡》办理雇员招考、增员等手续。

二、雇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雇员的工资福利标准,根据雇员工作岗位、任职资格条件及工作年资,参考事业单位职员和工勤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及当地企业同类人员收入水平,结合地方财力状况确定。

(一)高级雇员工资待遇

高级雇员实行协议工资,设置工资底线,参考正科级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标准,上不封顶,由用人单位提出建议,经市人事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二)普通雇员工资待遇

普通雇员的工资由基本薪金和年资薪金两部分组成,按月发放。普通雇员工资标准由市人事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三)雇员的福利待遇

1、实行国家、省规定的国家机关单位工时制度,享受与本单位工作人员同等的法定假期、公休假期及有关政策规定的其他带薪假期。雇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有关待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如需支付加班报酬的,经费由用人单位自行解决。

2、雇员和用人单位按照雇员月工资的10%各自按月缴纳住房公积金。

3、雇员按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4、因病死亡或非因工伤死亡抚恤待遇参照省有关规定的企业标准执行。

5、雇员除享受《试行办法》及本《实施意见》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不再享受公务员的其他福利待遇。

(四)雇员的工资发放办法

雇员在雇用期间其工资标准须经市人事局审核,市财政局按月将其工资划拨到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支付给个人,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各项社保金等费用。

(五)雇员的经济补偿

雇员的经济补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执行,雇员经济补偿额度由市人事局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定后由市财政支付。

三、雇员招考

(一)雇员招考条件

雇员招考条件和方法,按照《试行办法》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招考高级雇员和专业技术岗位、辅助管理岗位普通雇员,由用人单位制定招考计划,经市人事局审核同意后采用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工勤岗位普通雇员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向社会公开招考。

对本地紧缺专业、特殊岗位需要的人员,经市人事局审核同意,可以适当放宽年龄或学历限制。普通雇员年龄可放宽到38周岁以下,专业技术岗位普通雇员的学历可放宽到大学专科学历;高级雇员年龄可放宽到48周岁以下,学历可放宽到大学本科学历。

因工作性质不宜公开招考或专业特殊难以形成竞争的职位,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市人事局审核同意后,可通过特招的方式办理。特招的办理程序如下:

1、由用人单位向市人事局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特招操作方案。

2、经市人事局核准后,发出特招通知书。

3、由用人单位对特招人选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测评、考核,并将测评、考核结果送市人事局审核备案。

4、组织拟雇用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并对体检合格者进行公示。

5、办理雇用手续。符合雇员雇用条件的拟雇用人员,由用人单位持《江门市直机关雇员雇用合同》及有关材料到市人事局和市编办办理合同鉴证、增员等有关手续。

(二)招考计划和信息公布

公开招考雇员,原则上一年招考2次。每年2月底前上报下半年招考计划,每年8月底前上报次年上半年招考计划,市人事局审核汇总各单位招考计划后,统一发布招考公告。

(三)考试

根据雇用岗位的实际需要,考试采用笔试、面试或专业测评等方式进行,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雇用岗位所需的素质、技能。招考高级雇员和专业技术岗位、辅助管理岗位的普通雇员采用笔试、面试或专业测评的考试方式,招考工勤岗位的普通雇员采用面试、专业测评的考试方式。

1、笔试。笔试采取闭卷方式,由市人事局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卷划定合格分数线。笔试后,按合格分数高低排列,以1∶3比例确定面试人员。

2、面试或专业测评。面试根据岗位对雇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和能力、经验要求,选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专业技术岗位可采取专业测评或实际操作等方式。

(四)考察

用人单位按招考的雇员员额数量,对综合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的人员,以综合成绩得分高低为序进行考察。确定两名有经验的人事工作人员组成考察组,选择在适当位置张贴考察预告,要全面掌握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和遵纪守法及其他有关情况。考察不合格者淘汰,并按综合成绩高低依次替补考察对象。

(五)体检

拟雇用人员须进行身体检查,由用人单位统一组织到指定的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有行业体检标准的按照行业体检标准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淘汰,并按综合成绩合格者的高低依次替补体检对象。

(六)公示

根据拟雇用人员考试、考察、体检的情况,择优提出拟雇用人员名单,对拟雇用人员在市人事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七)雇用

公示未发现有影响雇用情况的,确定为雇用人员;公示发现有影响雇用情况的,由市人事局调查核实后,取消其雇用资格,并依次替补。通过公开招考方式确定雇用对象后,用人单位持《江门市直机关雇员雇用合同》及有关材料到市人事局和市编办办理合同鉴证、增员等有关手续。

首次雇用的雇员,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试用,试用期包括在雇用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雇用。

四、雇员考核

对雇员的考核,主要是考察雇员在雇用期间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作为雇员续雇、解雇和奖惩的参考依据。

考核由用人单位组织实施,市人事局负责监督指导。

(一) 考核内容

考核分为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和雇用期满考核。

考核内容以雇用合同规定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重点考核工作业绩和服务对象的评价。

(二) 考核等次的基本要求

考核等次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尽忠职守,工作优质、高效,业务熟练,专业技术能力强,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雇用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服务对象评价满意。

不合格:品德、业务素质较低,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组织纪律,或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不能全面完成雇用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或服务对象评价不满意。

(三)考核的程序

用人单位成立考核工作组。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考核对象向考核组述职、考核组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结果并确定是否正式雇用或继续雇用。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并送市人事局备案。

(四)复核和申诉

雇员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向本用人单位申请复核,用人单位应在接到申请复核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并以书面形式通知雇员本人。雇员如对复核结果仍然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结果5个工作日内向市人事局提出申诉。在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对考核结果的执行。

五、用工社会化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机关后勤保障服务,促进机关公共管理辅助及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用人单位可以将核定的普通雇员员额全部用于雇用雇员;或全部选择用经费包干“以费养事”方式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也可以将核定的普通雇员员额部分用于雇用雇员,剩余部分用于“以费养事”。

实行经费包干“以费养事”的,由市财政局根据用人单位可使用的雇员余额和市直机关雇员财政支出的平均水平,核拨后勤保障服务经费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将后勤服务外判发包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后勤服务自行雇用、自主管理后勤服务人员。

“以费养事”经费纳入本部门年度预算。

实行经费包干“以费养事”审批程序如下:

(一)书面申请。用人单位向市编办提出书面申请,申请的内容应包括用人单位根据核定的普通雇员员额全部或部分用于“以费养事”的理由、具体选择的方式、实施期限等,并附与劳务公司的合作意向书。

(二)审核批准。市编办根据用人单位的申请,提出审核意见。市财政局根据市编办的审核意见和市直机关雇员财政支出的平均水平核定并拨付经费。

六、其他有关事项

(一)根据《中共江门市委办公室、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江办发〔2007〕10号)精神,市直党政机关原使用的后勤服务事业编制和合同编制已取消。因此,《试行办法》实施后,原入编、占编不入编及合同编的在岗后勤服务及有关辅助人员列入雇员制管理范畴,根据不同情况,按以下方式处理:

1、原入编的在岗后勤服务及有关辅助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并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市人事局批准,可选择保留原管理方式,也可根据原工作岗位情况选择直接转为相应岗位的普通雇员,不受招考雇员的年龄、学历条件限制。选择保留原管理方式的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及退休后的生活待遇仍执行原管理方式,并占用所在单位核定的雇员员额。以上人员须于2009年2月底前向所在单位提出按原管理方式或直接转为普通雇员的书面申请。

2、原占编不入编及合同编的在岗后勤服务及有关辅助人员,由个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市人事局批准,可相应转为后勤岗位雇员或辅助岗位雇员,不受招考雇员的年龄、学历条件限制。个人不提出申请,视作放弃转为雇员,由用人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并给予经济补偿。申请转为雇员的,须于2009年2月底前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个人逾期不提出书面申请的,视作放弃选择雇员制。

3、个人选择并经批准直接转为雇员的,重新签订雇员雇用合同,其工资福利待遇及退休管理按《试行办法》及本《实施意见》有关规定执行,原工龄可连续计算;同时,终止其原与所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作经济补偿。

(二)《试行办法》实施后,部门、单位自行聘用的编外后勤服务人员及有关辅助人员,不得直接转为雇员。如用人单位需要选用这些人员作为雇员的,须按照《试行办法》及本《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在核定的雇员员额内,通过公开招考择优雇用的方式办理。

七、实施步骤

《试行办法》的有关组织实施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1~2 月份):核查申报。用人单位要做好雇员制改革政策的宣传发动工作,对本单位原入编、占编不入编及合同编的在岗后勤服务及有关辅助人员情况进行核查清理,在此基础上,根据《试行办法》及本《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需要,提出本单位所需普通雇员员额或“以费养事”申请方案(申请高级雇员须另专题书面请示)、原入编和占编不入编及合同编的在岗后勤服务及有关辅助人员的处置方案,并附相关材料,送市编办和市人事局按程序审批。

第二阶段(2009年2~3月份):审核审批。市编办和市人事局按程序做好用人单位所需普通雇员员额申请方案、“以费养事”申请方案、原入编和占编不入编及合同编在岗后勤服务及有关辅助人员的处置方案的审核报批工作。雇员员额申请方案由市编办会同市人事局审批,“以费养事”方案由市编办审核、市财政局审批,终止劳动合同不再雇用人员的经济补偿方案由市人事局会同市劳动保障局审批。上述方案经审批同意后即可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2009年3~4月份):办理其他有关手续。用人单位做好原入编、占编不入编及合同编的在岗后勤服务及有关辅助人员因终止劳动合同或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的落实发放及其他有关工作。

八、工作要求

市直机关公共管理辅助及后勤服务工作试行雇员管理办法,是我市深化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机关辅助性岗位和后勤服务岗位管理规范化的有益尝试,也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机关用人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制度办事,加强监督,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确保雇员制取得成效。《试行办法》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市人事局牵头,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法制局等部门及各用人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九年一月十三日